面臨房地合一稅新制將於明年上路,房仲業向潛在買家進行網路問卷調查,結果發現有三成表達可能提前購屋意願,但有超過半數認為想購屋地區的房價正在下跌,有回檔修正趨勢。業者分析,民眾對新制尚無感覺,也不清楚實際修法內容,超過六成的人選擇觀望。
房地合一三讀通過後,房仲業針對網路潛買進行網路問卷調查,結果受訪者對於房地合一感受中性,將近3成受訪者認為房地合一定案後,會促進購屋意願;也有約32%的受訪者表示會提前購屋。
房仲業者表示,房地合一就是實價課稅,早在實價登錄後即知必有此結果,如今干擾房市的不確定因素消失,調查民眾購屋意向後卻發現,民眾對於房價感受方面,有56%受訪者認為想要購屋的區域,近期房價出現下跌,26%認為持平,18%認為持續上漲,顯見相對多數已經有感房價回檔修正。
代銷業者則指出,表面看來房價有下修傾向,部分新建案紛紛在完工後才賣,只要購屋人詢問,便直接報出開價與打折後的價格,其實這是在急欲結案的情況下發生,民眾大可趁現在房價修正,買自己喜歡的不動產物件。由於房價是否持續上漲仍未知,沒收到稅單前民眾不會有特別感受,而能用低於市價平均行情的價格購屋,才是民眾比較在意的。
另據統計顯示,房地合一三讀通過後,有31%的受訪者認為會促進購屋意願,但也有64%受訪者可能對於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制度並不熟悉或無感,因而選擇持續觀望。至於上路前購入可能日後交易的所得稅可能比較輕,也只有32%民眾認為會提前購屋,57%受訪者仍認為沒有影響。
針對房市觀望氣氛仍未消除,不動產開發商指銀行管控貸款成數也有影響。業者表示,包括預售及中古屋市場都有貸款受限問題,甚至購屋人被告知只能貸款七成,而土地及建築融資也壓低門檻,造成推案減少,以及預售屋、新成屋交易量緊縮明顯。
有開發商或建設公司抱怨,就是銀行控管土地及建築融資,甚至縮減購屋貸款成數,才會導致成交量大受影響。但據了解,有金融業者透露,經同業提供管道訊息顯示,部分銀行將大筆資金移往北部,因此緊縮放款,民眾申請購屋貸款更趨嚴格。
業者指出,過去兩年由於政府打壓房市,變化幅度隔週不如隔月,隔月不如隔季。又因中央銀行嚴格控管土地融資,設定抵押貸款額度不能超過百分之五十五,結果房價照漲不誤,大型開發商或建設公司未受影響,只傷到小型建商和一般購屋民眾。其實現有各家銀行自有風險控管機制,且土地及建築融資占總營收比例不高。若政府管太多,往往只會扼殺相關產業生機。